2025年11月14日中午,永利23411集团在602会议室,举办了永利23411集团博士生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025年第一期第5讲。本次讲坛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刘波罗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向大家分享了金融与财务领域英文论文写作的一些思考与技巧,以及数据处理、写作表达、贡献提炼三大核心环节的经验和教训。永利23411集团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永利23411集团博士项目主任窦超副教授筹备和组织了本次活动。博士生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是永利23411集团为提高博士生科研能力开展的特色项目,该项目以“讲座+辅导”的方式进行,内容涉及学术研究的全部核心流程,项目每学年一期,每期包括若干讲座,涵盖多个专业方向,包括研究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方法技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与修改等话题。

合影
本期讲座由永利23411集团博士项目主任窦超副教授主持,窦老师首先对主讲人刘波罗副教授进行了简要介绍。刘波罗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披露。

刘波罗副教授
刘波罗副教授从数据处理、写作表达、研究选题三大核心环节进行了分享。刘老师强调,实证分析是研究的基石,必须恪守学术规范。他建议可灵活结合SAS与Stata等工具的优势,以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数据分析。谈到论文写作,刘老师指出,最重要的是在动笔前将内在逻辑彻底理清。论文写作可遵循类似“八股文”的严谨结构,而文献综述不仅要梳理与核心变量相关的文献,更需在此基础上去发现研究的缺口。关于研究想法的产生,刘老师建议应深耕经典与前沿文献,并系统地整理相关的变量、衡量方式与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往往源于新理论、新现象或新数据。讲座最后,刘老师以“Ideasare cheap.Execution is expensive.”作结,鼓励同学们通过积极的合作与不懈的努力,将想法转化为扎实的学术成果。整场讲座内容务实,为博士生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
本次分享为在座的博士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科研启迪。刘老师的真知灼见,从严谨的数据处理到清晰的写作逻辑,再到创新的研究选题,为同学们打通了学术产出的关键环节。刘老师的分享不仅聚焦于研究方法本身,更传递出一种务实而深入的学术价值观:真正的学术成长,源于对每一个变量的审慎衡量、对每一处逻辑的反复推敲,以及对每一个想法持之以恒的执行。
撰稿:窦超
审核:林嵩